最近在南港四分溪常有鵲鴝的鳴唱聲。十分好聽。鵲鴝雄鳥上半部為藍黑色,在翼處有白斑,與喜鵲的長相相似,又有『小喜鵲』的別稱。但鵲鴝體形更為纖細,聲音也全然不同,十分動聽。鵲鴝在覓食過程中時常會擺尾,尾羽先低放展開然後再往上翹,在地上常以跳躍前進。由於牠四季都能鳴唱,因此在古代民間常有『四喜兒』的別稱。鵲鴝分布於印度、中南半島、菲律賓、印尼、以及中國南方等地;在台灣本島,鵲鴝為籠中逸鳥;但在離島金門,鵲鴝則為原生留鳥。
最近在南港四分溪常有鵲鴝的鳴唱聲。十分好聽。鵲鴝雄鳥上半部為藍黑色,在翼處有白斑,與喜鵲的長相相似,又有『小喜鵲』的別稱。但鵲鴝體形更為纖細,聲音也全然不同,十分動聽。鵲鴝在覓食過程中時常會擺尾,尾羽先低放展開然後再往上翹,在地上常以跳躍前進。由於牠四季都能鳴唱,因此在古代民間常有『四喜兒』的別稱。鵲鴝分布於印度、中南半島、菲律賓、印尼、以及中國南方等地;在台灣本島,鵲鴝為籠中逸鳥;但在離島金門,鵲鴝則為原生留鳥。
圖片:嘔吐物當中有大量塑膠微粒的褐賊鷗,以及被塑膠吸管卡住喉嚨的褐賊鷗。
連日來在聖嬰現象印度洋海溫偏暖,加上太平洋年代際震盪呈現正向位等情形下,臺灣下了近20多天的春雨,今天總算完全放晴了。在一池塘中看到紅冠水雞一家,公母鳥帶著小幼鳥,感覺上紅冠水雞爸媽都很年輕,因為似乎只有這個小孩。但也許還有其他小孩沒有被人發現。這也沒關係。牠們今天頗不怕人,直接在池子中距離人不算太遠的位置就餵哺小孩,而不是像往常其它的紅冠水雞家庭,通常會把小孩們帶到更隱密的草叢區才開始餵食。
2016年的2月9日,我和我的母親在晚間十點多,走在台北市北投區的某處巷口,此處鄰近軍艦岩與八仙圳,在寒夜裡,有隻閃亮的落葉在前方的路面,我的母親向來喜歡植物,便和我走了過去,結果她眼睛尚未看清楚還在以為這是什麼花,而我卻雀躍地大叫:這是蛾類,一隻漂亮的蛾類。而且還是天蠶蛾科,類似長尾水青蛾的蛾類。由於牠老兄就大喇喇停在路中央,我們害怕牠會有被路殺的風險,因此便撿了一根樹枝讓牠爬上去之後,把牠放到旁邊的花圃。後來等我們買了一些東西再次經過那裡時,牠已經離開原處了。我對長尾水青蛾比較熟悉,那是一種翅面水青色,前翅寬大且後翅臀角以下具有瘦長尾突的大型蛾類。但對這隻相近種卻比較不熟。後來回家翻閱網路書籍才確認了這是臺灣長尾水青蛾,而且是顏色最特別、最明亮艷麗,翅面為黃色的臺灣長尾水青蛾雄蛾。這是我第一次親眼看到牠,雖然以前曾閱讀過相關的文獻,但今天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而且也是自學生時代走訪八仙圳附近觀察各類生物物種以來第一次紀錄到這個蛾類物種。所以特別興奮。以前有不少傳說都說看到這種蛾類將能帶來極好的好運。也因此希望未來我能夠有很多的好運XD。其實也祝這隻蛾牠自己有很好的好運。至少別再遭遇危險。
回顧過去臺灣的鳥類觀察活動,其實大學生一直都是很重要的主力,舉凡台北鳥會、台灣省鳥會(中部地區)、彰化鳥會、高雄鳥會、猛禽學會等民間學術社團組織,在最早期的時候,其實都有很多骨幹是出身於大學的社團。像是台灣省鳥會和彰化鳥會就有很多早期成員來自於中興大學自然生態保育社;東海大學野鳥社及屏東農專賞鳥社在二十多年前曾是參與墾丁候鳥季賞鷹與相關調查記錄的重要骨幹。而台北的台大自然保育社、淡江大學賞鳥社、輔大綠野社等,也都曾在過去北部賞鳥與鳥類調查活動當中曾扮演過重要的參與者,其中淡江大學賞鳥社有不少校友更曾同時是台北鳥會以及猛禽學會早期創會的重要社員。較晚期成立的彰師大保育社、清大保育社等也曾參與過一些國內的重要生態活動。
當一位漁民朋友正在細心觀察紀錄停在他船上甲板的黑嘴鷗、黑尾鷗和黑叉尾海燕時,這筆紀錄應該會是很難得而珍貴的,並且遠非尋常陸上鳥友觀察所能記錄到的情形...
臺灣法定的農耕地約有76萬公頃,這些農業的地區涵括了廣闊的稻田、雜糧、特用作物、蔬果等等,其中包括水稻、菱角、筊白筍、蓮藕、芋頭等農地都是十分重要的人工濕地,而其他旱作同樣也常有各類動植物夾雜其中。這些農業生態系統與自然界的生態系統相互交錯,更構成許多野生動植物和農作物交互共棲的環境。因此農友們對土地的利用當然對於生態保育和環境永續而言至關重要。而談到野鳥的調查與保育,當然更應該試著邀請在地最了解許多環境現況的農友夥伴們一起加入。野鳥當中有不少是農民還算喜愛的,包括黃頭鷺、黑鳶(又稱為老鷹或鶆鷂)、大卷尾(烏秋)等,而有一些則常被農民視為搗蛋者例如麻雀、紅鳩、珠頸斑鳩、花嘴鴨等等,但是很多時候搗蛋者也依然對環境有著重要的作用,例如麻雀也會吃一些農作物的害蟲,過去世界歷史中包括德國與中國都曾有過極力對付整除麻雀反而造成更嚴重蟲害大發生事件的情形。
今日鳥類明日人類。如果關心鳥類只有少部分的學者,或是校園內學生去欣賞、關注鳥類的動態,關心生態環境的脈動,那這樣的社會可就缺乏真正注意生態環境的重要動能了。實際上,在邁入工商業社會的國家裡,有很多的賞鳥與鳥類業餘紀錄者,往往本身都是非生態科班出身的人,他們可能平時在工廠工作,可能在工地上工,也可能在煉油廠工作,是沒錯,很多的工業與工程可能或多或少伴隨著很多生態人眼中的破壞與汙染,但是無論工業的發展或工程的進行,都是人類現代科技生活所不可或缺的,也是人類一切技術以及許多現代生活重要的支撐,更是許多生活必需品生產供應鏈或是經濟運作的重要組成分,是人們無法避開的。尤其這些工業或工程也都維繫著許多人的工作飯碗。所以生態保育不應該處在完全與這些事務的絕對對立面上。反而應該是要相輔相成的。正如同近幾年許多國家所在推動的綠色工業、綠色工程,以及避免汙染、減輕破壞、降低生態衝擊和強調補償原則等層面的永續公共工程觀點。
今日的北投焚化爐及其鄰近的立農濕地、關渡濕地、社子島等區域都是台北鳥會賞鳥例行活動的重要經過路線。而在過去,這裡一直延伸到大度路、磺港溪下游、以及八仙里、洲美里,也曾有人作過鳥類的調查。中正高中由於直接就地近這個區域,在很久以前也曾有過學生參與協助鳥會的鳥類調查工作。而中正高中在很久以前,曾經是台北市各中學生物研究社當中的大社,有著自己的溫室,以及極強的鳥類、其他恆變溫動物以及植物的辨識能力。但是後來,溫室年久失修,到最後竟然被拆掉了。而鳥類方面也有好幾年沒有較為投入的幹部了,這是比較可惜的。因為整個北投沿基隆河下游地區其實一直都在劇烈地變遷著,而中正高中的位置正好座落在外雙溪、南磺溪以及基隆河交界的區域,也十分接近焚化爐附近的農田和濕地區域,所以如果有同學願意重新投入環境的長期觀察記錄,這其實是很不錯的。
臺灣新年數鳥嘉年華是在每年1月1日前後,新的一年起始期間,在全臺本島與離島各地舉辦的鳥類觀察計數,這個活動的概念是沿引自北美聖誕節鳥類調查活動。在過去,臺灣曾在1973到1984年之間舉辦過一次。而在2013年經由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台北市野鳥學會、高雄市野鳥學會與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共同發起,再一次恢復了這項活動。由於新年元旦前後幾天不僅是新一年的初始,也剛好位在臺灣每年九月到隔年五月冬候鳥遷徙渡冬時期的中間,因此運用這段時間進行鳥類普查,可以適時反映臺灣冬季鳥類的整體變動情形。
最近斑腿樹蛙正在肆虐與擴散,另外去年還曾有還有不肖人士把國外種寵物蜥蜴綠水龍蓄意棄養丟到野外,而過去還有藉由貨物意外夾帶而引入的多線南蜥與沙氏變色蜥。斑腿樹蛙的引入其實也是肇因於進口園藝植物栽培不慎,使得斑腿樹蛙卵泡黏著於植物和容器上,隨著園藝植栽到處擴散至各處。由於斑腿樹蛙和臺灣原生種布氏樹蛙無論在體型大小、身體顏色與型態都很相似,不易區分。但其繁殖力卻極強,具有很強的侵略性。因此這成為最近最棘手的兩棲外來入侵物種。而在近年來,臺灣有『北斑腿南錦蛙』的生態危機,斑腿樹蛙在臺灣北部的擴散較顯著,而南部的亞洲錦蛙(花狹口蛙)則在高雄等地較顯著擴散,後者還會發出擾人的噪音叫聲,據說可高達70分貝。
還有什麼比果果更好吃的呢?四分溪的一大早,有幾隻白頭翁不斷在結實纍纍的茄苳樹上大快朵頤。看牠們跳來跳去,每一隻都樂在其中。這就是一棵茄苳樹所能給予鳥類的快樂了。茄苳的功用非常多,所以不是只有白頭翁這類的食果鳥喜歡茄苳樹,自古以來人們也都很喜歡茄苳樹,包括它們的木材耐濕性強,可以作為家具、建材的用料。在古早時期『茄苳入石榴』這種技法在台南府城相當聞名,那是一種針對小家具、小木作、神桌等日用品十分常用的工法,也就是以深色的
很多時候,野生動物在你不經意時剛巧經過你的身邊或是被你看到牠們在作有趣的動作時,那種感動往往是興奮莫名的。我還記得在我高中的時候,我有一個中山女高生研社的學姊,曾經和我講述到她有一次和她的好朋友,其實也是另一個我認識的學長,在一個河堤談心時,結果忽然眼前有兩隻橙色的鳥在打架,然後還打到他們面前的一株松樹灌木上,後來定神一看才知道是戴勝。他們索性直接在那裡觀察甚久。距離還算頗近。戴勝在金門比較多,其實在過境期要出現在台灣本島是相當困難的,每次都會引起一堆鳥人的激動莫名。但是卻被兩個魯蛇高中生看到,還一次看到兩隻。當然後來那兩隻戴勝也注意到近處有人正在觀察牠們,所以趕緊飛離。不過後來學長姐又走到河堤邊,居然還看到一隻正在休息的夜鷹正窩在河灘地上。是沒錯啦,夜鷹真的喜歡在河灘地附近活動。尤其營巢期,正常版的夜鷹也是在河灘地上築巢(夜鷹陸續進入都市那是近幾年的事情)。但是有沒有這麼好運?!後來我賞鳥賞了十多年,雖然奇遇記的情形也不少。但也還不曾有過類似的經驗。他們當初的奇遇經驗讓我印象深刻,即便多年後,我甚至遺忘了學長姐的名字。也忘記他們所說的切確地點。但是這卻給我腦海中頗有趣的諸多情景。如果是我自己本身遇到的話,那應該更驚訝吧!
能和好朋友在淺山生態環境當中一起探索與行動的確是人生一大快事。我還記得在學生時期,第一次在福山看到石虎的感動。那是一個天色漸暗的傍晚,我剛剛採集完土壤的樣本,準備和其他人下山。一隻豹貓就這樣跳到計程車附近,然後花紋很特別,尤其是額頭上的兩道白色縱紋,耳背的顏色以及身上的斑塊,身體的體積也比平常我們看到的虎斑貓要大。那只是驚鴻一瞥,當我想要拿手電筒慢慢靠近,想要拍下牠的倩影時,那隻石虎很快速地鑽入草叢當中。此後已有十年,我還沒有在野外再看過石虎。
傳說當中在幾年前好像真的有這場活動,但不是正式的生研社活動,而只是一群高中生呼朋引伴剛好湊足了十四校生研社的人,然後據說好像到了關渡自然公園或挖仔尾,然後續攤還到了宜蘭蘭陽溪口等。十四校生研大致上包括建中、北一、中山、師大附中、成功、松山、政大附中、景美、大同、中正、西松、成淵、中崙與延平等高中生物研究社。總之人數上好像不少,高中生魯蛇大軍這樣。這張圖只是這個傳聞的情景示意圖,而且配備上也參考了國外瘋鳥的高中生。基本上在國內,除了鳥會的解說活動,較少學校社團真的會在野外觀鳥時帶個一兩台單筒望遠鏡。甚至現在的高中生也越來越少人平常會自備一台雙筒攜帶型望遠鏡。
一大早,一隻關渡自然公園的大卷尾正在利用和煦的陽光來曬羽毛,結果好巧不巧剛好有隻蚱蜢一類的昆蟲從牠嘴邊跳過,就這樣變成牠的早餐了。對大卷尾來說這樣的早晨應該過得還滿爽的吧。正在愉快的日光浴再搭配免費的早餐這樣。不過被吃的昆蟲可就倒楣了。但這也是沒辦法的生態鏈的一環。有的人可能會注意到大卷尾滿嘴毛,其實五色鳥的這種嘴毛更加明顯,這是某些食蟲性鳥類非常顯著的特點,這種特化的羽毛構造叫作剛毛(bristle),像是五色鳥、夜鷹、大卷尾等等,通常生長在喙基周邊,具有感覺和保護等功能。而且在補食時可具備增幅的功能,對飛過的小蟲有點像在嘴喙週邊加了網子的感覺。少部分的貓頭鷹(如鵂鶹)腳爪上有散生的剛毛。在前人文獻中還曾提過生長在阿拉斯加的鬃腿杓鷸(又譯為塔希提杓鷸,Bristle-thighed curlew, Numenius tahitiensis)的剛毛是長在膝部的。
今天是七夕情人節,祝福大家快樂健康幸福喔。七夕是牛郎和織女在鵲橋相會的日子。也是一年一度聒噪的喜鵲們很重要的日子。喜鵲在古人的眼中一直都是喜感和吉祥的象徵,因為牠的毛色也滿漂亮的。不過牠其他黑不溜丟的烏鴉親戚們就常被視為不祥的象徵,有點可憐,只因為長得黑,加上又喜歡飢不擇食,到處亂撿東西吃,所以也被黑了。
黑領椋鳥也是很可愛的。根據一些文獻認為牠們是在1995年之後在台灣的族群才逐漸有明顯的增加,也因此有些觀點認為牠應該和其他同屬椋鳥科的家八哥、林巴哥和爪哇八哥一樣,都是人為引進的外來種。但由於臺灣賞鳥界早期也有人曾在北臺灣看過黑領椋鳥,加上這種鳥在福建和金門其實是有天然分布的,因此也有另一種觀點認為不應該排除自然擴散來台的可能性。其實不管是自然擴散或是外來種,歸根結底也還是和人類對環境的改變或是任意引入等問題有關。對生物物種的本身,牠還是一樣自己過著生活。這片林子是在蘇迪勒颱風後遭到大片破壞的區域,在颱風來臨之前,本來有著斑文鳥、白腰文鳥、小彎嘴畫眉、夜鷺、黃小鷺、蒼鷺、樹鵲、白頭翁、喜鵲、斑鳩、麻雀、黑領椋鳥、綠繡眼、大卷尾、翠鳥和洋燕等許多鳥類聚集的快樂樹林。但是颱風之後,大部分的鳥都被嚇得遠離此地了,甚至還有死鳥被發現。也因此這兩天,當逐漸有黑領椋鳥、白頭翁、綠繡眼、和斑文鳥試探性地返回此處時,我覺得很高興,自然生態系統其實有著它自己強韌的恢復能力。Welcome,歷劫歸來的鳥兒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