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2月9日,我和我的母親在晚間十點多,走在台北市北投區的某處巷口,此處鄰近軍艦岩與八仙圳,在寒夜裡,有隻閃亮的落葉在前方的路面,我的母親向來喜歡植物,便和我走了過去,結果她眼睛尚未看清楚還在以為這是什麼花,而我卻雀躍地大叫:這是蛾類,一隻漂亮的蛾類。而且還是天蠶蛾科,類似長尾水青蛾的蛾類。由於牠老兄就大喇喇停在路中央,我們害怕牠會有被路殺的風險,因此便撿了一根樹枝讓牠爬上去之後,把牠放到旁邊的花圃。後來等我們買了一些東西再次經過那裡時,牠已經離開原處了。我對長尾水青蛾比較熟悉,那是一種翅面水青色,前翅寬大且後翅臀角以下具有瘦長尾突的大型蛾類。但對這隻相近種卻比較不熟。後來回家翻閱網路書籍才確認了這是臺灣長尾水青蛾,而且是顏色最特別、最明亮艷麗,翅面為黃色的臺灣長尾水青蛾雄蛾。這是我第一次親眼看到牠,雖然以前曾閱讀過相關的文獻,但今天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而且也是自學生時代走訪八仙圳附近觀察各類生物物種以來第一次紀錄到這個蛾類物種。所以特別興奮。以前有不少傳說都說看到這種蛾類將能帶來極好的好運。也因此希望未來我能夠有很多的好運XD。其實也祝這隻蛾牠自己有很好的好運。至少別再遭遇危險。
說起長尾水青蛾類,其實最有名的就是2004年法國著名電影《蝴蝶》(Le Papillon)中的伊莎貝拉(Isabellae)─也就是『月神之蛾』(沒錯,是蛾喔,不是蝴蝶。由於這種蛾類很美很多人以為牠是蝴蝶,但牠其實是屬於天蠶蛾科(Saturniidae)的蛾類,學名為Actias isabellae (Graëlls, 1849)其實在生物學當中蝶與蛾本為一體兩面,都是鱗翅目的夥伴)。電影當中,老爺爺帶著小女孩尋找羽化後只能存活72小時的夢幻蛾類「Isabelle」,當中有很多很感人的畫面。傳說中歐洲的伊莎貝拉(Isabellae),是以當年西班牙大航海時代最偉大的伊莎貝拉女王命名的天蠶蛾科蛾類,美麗且罕見,壽命很短,一年只會在海拔1600公尺左右的山區出現10天,活動時間只從黃昏到子夜,每年5、6月間羽化。只要有人找到Isabelle並向其許願,她便會將願望帶上天堂,令美夢成真。 Actias中文翻譯為長尾水青蛾屬,英文是luna moth,臺灣其實有三種和伊莎貝拉同屬的蛾種,分別為長尾水青蛾(Actias selene ningpoana C. Felder & R. Felder,1862)、台灣長尾水青蛾(Actias heterogyna subaurea)與姬長尾水青蛾(Actias neidhoederi )。長尾水青蛾屬的特點在於後翅的長尾突,這個屬當中有的種類長尾突甚至可以比前後翅加起來還長。臺灣的長尾水青蛾屬家族中除了姬長尾水青蛾棲息於中高海拔山區,比較不容易看到以外。長尾水青蛾和臺灣長尾水青蛾則分布於中低海拔,平地偶而還是可以看到的。在我們臺灣,其實存在有不少蛾類,而且有很多都很美麗, 2011年由農委會出版的生態紀錄片《幻蛾~台灣蛾類之美》代表我們國家參加蒙大拿國際野生動物影展還獲得了“電影藝術榮譽獎”喔!欣賞臺灣蛾類之美,其實許多具有趨光性的暮光之蛾,並非如某些民眾所想的娜麼可怕。試著欣賞牠們的美吧!也多多保護一些蝶蛾類所共同需要的原生植物環境。願我今天所看到臺灣的『月神之蛾』將我的願望帶往天際,祈求臺灣以及世界能夠越來越祥和美麗,並且能夠減少許多天災人禍的悲慘。也祈求新的一年大家都能夠順利平安。
延伸閱讀:
幻蛾 台灣蛾類之美(完整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_vnRpi5q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