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生態保育 (7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在華人農曆傳統新年的虎年新年剛剛開始之際,我們其實更應該關注老虎這種動物的永續生存問題。根據國外的數據顯示二十世紀初的野生老虎數量約為10萬多隻,但現今的數字可能早已下降到4000隻以下(有的說法為3600隻;而有些數據則更為悲觀,只有3200)。目前在亞洲湄公河、中國東北、俄國西伯利亞東南部、亞洲蘇門答臘等地,老虎的棲息地正受到相當的破壞。而時至今日,已有三種老虎亞種滅絕了,包括巴里虎、爪哇虎與裏海虎,而中國的華南虎也有近25年未有野外目擊的紀錄,可說凶多吉少。阻止野生虎和老虎制品的非法交易是最重要的保育措施,但真正重要的可能還是在防止老虎森林棲息地破碎化的措施。

 

文章標籤

永續的蓋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9) 人氣()

白頭翁 (Chinese Bulbul, Pycnonotus sinensis).jpg
大卷尾 (Black Drongo, Dicrurus Macrocercus).jpg

文章標籤

永續的蓋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

中興大學維也納森林與小禮堂.jpg

 中興大學維也納森林與小禮堂,這附近的校舍雖老,卻是我永恆美好的記憶所在。
 

 

文章標籤

永續的蓋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whale and its products c. 1900(引用自維基共享資源).jpg

圖片:1900年的海報圖─鯨魚和牠們的製品,那時也是全世界瘋狂捕鯨的最盛期,在1909年尤其達到高峰,一年可以捕殺773頭鯨魚,因為有一堆工業製品的原料都來自鯨魚,當時捕撈了 773 頭鯨魚,並生產了 13,850 桶鯨油,鯨油是從鯨脂所進一步提煉的產物,通常運用在肥皂、皮革、蠟燭、油燈燃料以及化妝品的化學製程中。然後鯨魚骨架可以製作女生的束腰,還有一些原料可以製作香料等等,一頭成年成年藍鯨身上可提取重達50噸的鯨脂。鯨脂是人類早期捕殺鯨魚最主要的原因,而在某些島嶼住民的主要興趣才是鯨魚的廉價肉類。1917年,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加上捕撈量減少,捕鯨活動逐漸趨緩。在二十世紀中葉,由於石油化學工業的興起越來越多的新興更便宜的化工材料可以取代鯨脂和各類鯨魚材料,加上生態保育的觀念逐漸興起,於是進一步加快捕鯨活動的退場。(圖片引用自維基共享資源)

文章標籤

永續的蓋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標籤

永續的蓋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活動日期: 2008-12-25 ~ 2009-04-30
 
 

 

關愛山林,無限心靈--

文章標籤

永續的蓋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活在刚果共和国自然保护区中的大猩猩

生活在剛果共和國自然保護區中的大猩猩

文章標籤

永續的蓋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瓜仔與菜瓜籽.jpg

 

文章標籤

永續的蓋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文章標籤

永續的蓋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0725烏來的紅邊黃小灰蝶.jpg
20070725烏來的螽斯.jpg

文章標籤

永續的蓋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