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he whale and its products c. 1900(引用自維基共享資源).jpg

圖片:1900年的海報圖─鯨魚和牠們的製品,那時也是全世界瘋狂捕鯨的最盛期,在1909年尤其達到高峰,一年可以捕殺773頭鯨魚,因為有一堆工業製品的原料都來自鯨魚,當時捕撈了 773 頭鯨魚,並生產了 13,850 桶鯨油,鯨油是從鯨脂所進一步提煉的產物,通常運用在肥皂、皮革、蠟燭、油燈燃料以及化妝品的化學製程中。然後鯨魚骨架可以製作女生的束腰,還有一些原料可以製作香料等等,一頭成年成年藍鯨身上可提取重達50噸的鯨脂。鯨脂是人類早期捕殺鯨魚最主要的原因,而在某些島嶼住民的主要興趣才是鯨魚的廉價肉類。1917年,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加上捕撈量減少,捕鯨活動逐漸趨緩。在二十世紀中葉,由於石油化學工業的興起越來越多的新興更便宜的化工材料可以取代鯨脂和各類鯨魚材料,加上生態保育的觀念逐漸興起,於是進一步加快捕鯨活動的退場。(圖片引用自維基共享資源)

地中海也是鯨的獵場

 

自然 | 2005.06.08

 

620國際鯨類保護會議將在韓國召開。目前已經有一些環保人士和科學人員抵達了韓國。瑞士海洋生物學家大衛-森也將前往韓國。多年來他一直從事直布羅陀海峽生態結構研究工作。

 

 

直布羅陀海峽在西班牙陸地南端的塔里法一帶只有7公里 寬。大西洋從這裏進入地中海。每天這裏過往的巨型貨輪和渡輪高達200艘。然而儘管如此,這裏仍舊是海豚和鯨自由出自在生活的天下。

 

經常到這裏做研究工作的瑞士巴塞爾大學教授大衛-森對德國之聲記者說:我的感覺是,鯨已經同這裏來往的船隻達成了默契。當然這也同這裏的船隻完全按照規定的航線行駛分不開。我相信,鯨可以憑藉他們良好的記憶和對空間的認知,知道船隻在哪里航行。對此它們顯然已經養成了習慣。

 

儘管這裏的海上通道狹窄,但是卻有各種鯨出沒,比如壇頭鯨,巨頭鯨,長鬚鯨,座頭鯨和逆戟鯨。巨頭鯨甚至選擇這裏生兒育女。一批隨同大衛-森教授乘船進行實地考察的大學生在這裏發現了一隊巨頭鯨,在這批巨頭鯨的隊伍裏就有兩頭剛剛出生,身上還帶著明顯的出生胎記的小鯨魚。

 

 “巨頭鯨媽媽正率領著自己的兒女們在船邊遊弋。可能是想讓它們熟悉船邊的遊弋環境吧。吸引巨頭鯨不顧危險到這塊區域裏來的是這裏蘊藏的豐富的食物。比如在78月份金槍魚旺季,逆戟鯨會蜂擁而至。壇頭鯨則喜歡夏季到在這裏來捕獵墨魚,而這裏的海洋浮游生物是長鬚鯨追逐的美味佳餚。

 

瑞士海洋生物學家大衛-森常常和他的學生們一起到塔里法來,用顯微鏡觀察和研究各種各樣的海洋浮游生物。

 

在這裏我們發現了最罕見的蝸牛。我們還發現了一些甚至無法馬上叫出名字,一時無法判斷它們到底是蝸牛還是蠕蟲的有機體。要想充分瞭解這裏的海洋浮游生物世界,需要花費多年時間。海洋生物學是一門未來科學。海洋的健康取決於海洋浮游生物的健康。

 

為參加世界鯨類保護大會,並向同行介紹他的研究成果大衛-森教授將前往韓國。他向記者表達了對世界海洋浮游生物的健康發展以及鯨保護工作的極大擔憂。

 

他說:我們沒有一個機構來強制執行鯨類保護規則。所以說,我們所做的只是一種道義上的工作。現在世界上有為數不多的國家還在捕獲鯨,包括挪威和日本。在這背後顯然隱藏著一種固執的心理,認為,人類沒有鯨照樣生存。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德國之聲中文廣播

以上內容引用自德國之聲網站www.dw-world.de/chinese

原網頁鏈接: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1607917,00.html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永續的蓋亞 的頭像
    永續的蓋亞

    小蟑螂的土土小窩

    永續的蓋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