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Albert Bierstadt所繪的北美森林向來為大眾所津津樂道,森林其實擔負了相當多的功能。(圖片引自維基共享資源)
盧梭曾說:「人之所以犯錯誤,不是因為他們不懂,而是因為自以為什麼都懂。」自從今年 (2016)繁星放榜時有48級分考生錄取台大森林系,隨即引來網友的強烈批判,甚至之後在網路上 開始一系列的口水戰。尤其那些從以前就蔑視森林系,或蔑視農學院科系的酸民們更是開始大放 厥詞。自以為自己什麼都懂,然後把森林系甚至一大堆農學院科系都數落得一文不值。但是實際 上當今社會充斥著一切都往短視的金錢看齊,這樣的氛圍與價值觀是否是正確的?或許我們可以 重新省思一下。我們可以反問一下自己,森林對於人類是否是重要的?森林對於台灣是否是重要 的?當台灣林地不斷因為無續開發而導致儲水力下降,常常有水荒的情形發生。而遇暴雨時卻又 常常出現土石流、水土流失、自來水原水過度混濁等問題,我們的集水區管理是否出現問題?而 與集水區管理極其相關的森林生態系統的保育和管理難道不重要嗎?當我們台灣的木材、紙類等相關產品,幾乎全部仰賴進口,而在進口的過程中卻又曾被踢爆使用了別國的熱帶雨林資源,例 如紙漿中出現熱帶雨林的纖維成分。或是我們的零嘴、泡麵、沐浴乳、洗潔劑、口紅、指甲油等大量使用了棕櫚油的成分而不自知,變相持續助長那些毀壞雨林以擴張油棕櫚樹無序栽種的產業 。這些難道並不重要?
我們臺灣人坐擁廣大的森林,面積廣達2102400公頃的森林,覆蓋著我們全島的58%,既協助氣候 的調節,又幫助我們保護土壤與水源,同時支撐了各類的生態系統,也淨化我們的空氣,更提供 我們很多的休閒遊憩場所與觀光經濟的收益,同時還有一部分林產品或林業副產品的生產功能等 等。但是國人對於我們的森林到底瞭解多少呢?森林學系就是在擔負著森林研究、森林保育與推 廣教育森林知識的科系,當那些嘴砲人士在批判森林學系的同時,是否真的了解森林學系的功能 ?是否真的了解如果台灣的森林生態系統瓦解時,我們會遭遇哪些災難?永續林業所強調的最適 輪伐期、最適砍伐量、以及生態長期監測等等,這些對平常人來說也許很陌生,但是健康的森林 生態系統可說是能夠調節減緩極端氣候的重要防線,這卻是現代人不應該不知道的常識問題。何 況今日的臺灣,人口稠密、土地利用集約,隨便的一項天然災害就可造成極為慘重的生命與財產 損失,更成為將來我們永續發展的極大威脅。而森林的管理正好就處在災害預防的最前線,難道 不重要嗎?
發明電話的發明家貝爾曾說:「創新有時需要離開常走的道路;走入森林當中,你肯定會發現前 所未見的東西。」這其實也正是大自然所對於我們的重要性。很多發明家與科學家其實有很多靈感都源自於大自然。而像是森林學系這樣的科系其實正是一個協助人們如何建立與大自然正向關係的科系。其它如水土保持學系、生命科學系生物多樣性組、土壤環境科學系、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等等其實也都是管理經營自然資源的科系。沒有了穩固的自然資源,那人類又依何而存?最近在網路界很夯,周星馳所指導的一部熱門電影《美人魚》,當中就有一句美人魚所說的經典名言:『
如果世界上沒有一絲空氣,一滴水是乾淨的,那麼你掙再多的錢,都是死路一條。
』這部戲也許用了很多特效,但是它當中所敘述的這件事情卻是真實的。
大學考試的分數真的很重要很重要 ,只能變成高中生成與敗的唯一指標嗎? 在國外,往往學校透過面試來篩選學生,並不是每次都看分數的。他們更在乎興趣與學生的專注度。而不是讓那些以森林學系或任一科系當作轉系跳板的投機學生,跑來系上浪費教育資源的。 森林學系作為管理水資源、動植物保育與土壤資源保育等領域密不可分的重要成員。如果閱讀的 你是位家長,那麼請記住,很多時候看似冷門的科系,例如森林學系、植物病理學系、土壤環境 科學系、消防學系、水土保持學系、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地質學系等等,其實這些科系裡面都 蘊藏著非常專業的知識系統,注意到了嗎?這些科系往往都和很多資源的管理與災害的預防有一 定程度的關係。而且,有時候越是社會大眾所認定的冷門科系,未來畢業後所受到的競爭壓力反 而相對比較低。且尊重孩子們的選擇吧。在當今多變的社會環境之下,其實念什麼都是有風險的 。孩子們多多培養自己對於知識的「多元延伸性」以及對於不同領域的「適應力」或許這些才是 真正最有利的競爭力所在。以前老一輩那種習慣於熱門學歷的光環下自我陶醉的情形,其實已經 很不適宜繼續讓孩子們走向這樣的道路,尤其如果還是打鴨子上架的那種。請大家不要再用那些無謂的刻板印象來看一個科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