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晚禱(引自視覺素養學習網).jpg
米勒作品『晚禱』(引自視覺素養學習網),2412年的人們面對遍地貧瘠而毒化的土壤,也只能如十九世紀的人們一樣,祈求上天的幫助..

公元2412年8月21日,台中豐原的一處建築工地,挖到了距今400年前人類的高鐵遺跡,新聞發佈後又是一陣咒罵聲。如果不是二十一世紀高能源的浪費,會有今天的苦果嗎?這是個苦難的世代,數百年前風光一時的台北市早因為海平面巨幅上升而再度淹沒為台北大湖,台南、高雄與屏東也被後來新形成的一整片廣大的台江內海所包圍,蘭陽平原則更早就已成為蘭陽大澤。全世界在這個階段都是由一個叫做“世界國”(World Integration System)的政治組織在苦撐運作著,昔日的強權美國、中國、俄羅斯、歐盟等都早已毀於人類世(Anthropocene)後期的氣候大災變,不,準確地說應該是所有過去人類歷史中所曾出現的國家都已毀滅掉了。由於氣候暖化的巨幅變動,終於先後導致地史上古始新世極熱事件(Paleocene–Eocene Thermal Maximum)與新仙女木事件(Younger Dryas impact event)接二連三地重演,在人類出現以前地質史上很少有重大災難事件接連發生的情形,但是人類卻一手締造出這樣連續的災難。人類世也創造了地球歷史上第六次的生物大滅絕。

雖然少數的人類所幸苟延殘喘存活下來了。然而蔓延在25世紀的卻仍是洪水與饑荒,另外還有疾病與貧困壟罩全球,由於資源的嚴重匱乏,導致許多人類又回到了落後的獸力農耕生活,由於數百年前所製造的空氣污染至今仍然煙霧瀰漫,導致太陽能發電的功率極差,洪水三不五時就來侵擾更導致水利設施幾乎無用武之地,這個世界有大半仍在水鄉澤國當中。石化燃料早已耗竭了,現代的人類倒是經常取用從海邊冒出來的甲烷氣體。那是曾經造成極熱事件的甲烷氣水包合物(Methane clathrate)所分解釋放的。少數搶到可耕地的人們雖然比較幸運,但也必須面對惡劣土質的土壤和重度污染的水源。從城市到城市之間風帆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但是海洋中經年盛行的巨大風暴時常會摧毀人類的船隻,而且人們必須要忍受大片死亡海域的惡臭以及躲避變種海王類生物(New Tylosaurus)的吞噬。

考古學家每次只要挖到二十一世紀人類世(Anthropocene)的地層就免不了要咒罵萬分,如果不是當時人類所謂的大國們極盡奢華享受而破壞生態環境,就不會導致氣候大災難的降臨。現在的高中歷史課本中不乏對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極度批判,二十一世紀的人們在環境最危急的關頭,非但不思相互信賴合作,反而讓財團與國家利益充斥在世界,並最終發生大型的戰爭,加重世界的問題。Anthropocene的晚期地層有著許多瓦礫碎片和高輻射的物質,當中還有變形的骨駭與熔化的屍蠟化石,這是戰爭罪惡的見證者,而另有一厚層的海洋沉積物映證洪水降臨的證據。再再怵目驚心地告誡人類無知與貪婪的後果。世界國將殘存的語言文字都視為重要的文化而加以投注於教育,只希望人類能夠撐下去,於是這是地質史上第四紀嶄新的一個世叫做護育世(Colerecene),這是用無數生命與血的代價所換來的覺悟,人類終於知道和平、知足與永續的精神遠勝於一切貪婪的物慾。Colere在古拉丁文曾有耕作、居住和保護等意思,也是英文中“文化(culture)”這個字最早的文字根源,這個字蘊含了互助的精神,然而隨著人類的迅速發展,人們不再重視素養與道德的深耕,終於導致災難的發生。早知如此又何必當初呢?


--------------------------------------------------------------------------------------------------------------
後記:我一直很鍾愛李家同老師的作品《公元一萬年》,那是一個極具省思的科幻力作。在當前全球經濟、氣候與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今日,感覺無能的自己也只是在這片洪流中的小人物,絲毫對這世界無能為力。只是在每天回家的路上偶爾也會思考,如果再這樣下去,人類到底會如何?上次又看了一次李家同老師的大作,因而有感而發寫下了這篇小品。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永續的蓋亞 的頭像
    永續的蓋亞

    小蟑螂的土土小窩

    永續的蓋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