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llustration_of_a_Caiman_crocodilus_and_an_Anilius_scytale_(1701–1705)_by_Maria_Sibylla_Merian.jpg

圖片:瑪麗亞·西碧拉·梅里安(Maria Sibylla Merian)所繪製的眼鏡凱門鱷捕食筒蛇的情形(圖片引自維基共享資源)。

作者:嚴融怡

      一隻眼鏡凱門鱷正在捕食筒蛇,這個場景是發生在十七世紀的南美洲,而將這個動物景象生動繪製出來的插畫者則是我十分喜歡的瑞士籍博物學家兼科學插畫家瑪麗亞·西碧拉·梅里安(Maria Sibylla Merian)。這位科學家是十七世紀晚期至十八世紀初對於昆蟲學以及早期生物插畫貢獻非常卓著的女生。其中最著名的書籍便是《蘇利南昆蟲之變態》(Metamorphosis insectorum Surinamensium)這一本書,有興趣的夥伴可以進一步閱讀國內翻譯作家杜子倩所翻譯、暖暖書屋所出版的中文翻譯版本,就能夠深入領略這位三百多年前的學者在沒有充分前人研究資料和物質上的支應情形下是是如何細緻又精確地描繪陳述那些在當時荷蘭駐南美殖民地蘇利南的總總生物們,由於這位梅里安最喜歡也最擅長的是昆蟲,所以她書中的關注焦點主要聚焦於熱帶植物和昆蟲,書本當中展現了九十種毛蟲、幼蟲和蛆在蛻皮時的顏色與型態的轉變,以及牠們最終成為蝶蛾、甲蟲、或是雙翅目、膜翅目等成蟲狀態的情形以及所仰賴依存的植物等等。不過,這本書不是[僅有昆蟲,還包括了她在南美洲發現的蜘蛛、螞蟻、蛇類、蜥蜴與蛙類等等,她後來在新版書籍當中又納入了負子鼠和鱷魚等動物,有看過這本書籍的人一定會被她完整的陳述與精美的插圖所驚豔,那是一個融會了科學與藝術的美好作品。她的活躍也啟發了在她身後後續一系列重視科學插畫的氛圍,我們後世生態人所熟知的生態插畫家包括約翰·詹姆斯·奧杜邦(John James Audubon)、約翰·古爾德(John Gould)與其妻子伊莉莎白·古爾德(Elizabeth Gould)等人可說都算是梅里安的後輩。

800px-Avicularia-avicularia.jpg

圖片:瑪麗亞·西碧拉·梅里安(Maria Sibylla Merian)所繪製的蜘蛛和螞蟻(圖片引自維基共享資源)。

      梅里安的父親是著名版畫家和出版商馬特烏斯·梅里安(Matthäus Merian the Elder),馬特烏斯·梅里安於1646年與她的母親,也就是他的第二任妻子約漢娜·西比拉·海因(Johanna Sybilla Heyne)結婚。瑪麗亞於次年 1647 年在當時神聖羅馬帝國(德國前身)的法蘭克福出生,是父親的第九個孩子。她的父親在1650年去世,隔年她的母親與花卉和靜物畫家雅各·馬瑞爾(Jacob Marrel)再婚,這位畫家曾師從名畫家格奧爾格·弗萊格爾(Georg Flegel)。繼父鼓勵馬里安畫畫。雖然他大部分時間住在荷蘭,但他的學生亞伯拉罕·米尼翁(Abraham Mignon)則訓練了她。13歲時,她用捕捉到的標本繪製了她的第一幅昆蟲和植物圖像。同時她也在差不多時間接觸到了許多關於自然史的書籍。關於她的青春,梅里安在《蘇利南昆蟲之變態》(Metamorphosis insectorum Surinamensium)的前言中這樣寫道:『我花時間研究昆蟲。一開始,我在家鄉法蘭克福開始養蠶。我意識到毛毛蟲會產生美麗的蝴蝶或飛蛾,蠶也一樣。這讓我收集了所有我能找到的毛毛蟲,看看牠們是如何變化的。』

800px-Bildnis_der_Maria_Sibylla_Merian,_1679.jpg

圖片:瑪麗亞·西碧拉·梅里安(Maria Sibylla Merian)的畫像(圖片引自維基共享資源)。

      1665 年 5 月,梅里安與來自紐倫堡的馬雷爾的學徒約翰·安德烈亞斯·格拉夫(Johann Andreas Graff)結婚;他的父親是一位詩人,也是十七世紀當時德國某明星高中的校長。1668年1月,她生下了第一個孩子約翰娜·海倫娜(Johanna Helena),全家於1670年搬到了她丈夫的家鄉紐倫堡。梅里安在那裏繼續以羊皮紙和亞麻布作畫,並創作刺繡設計。她還給富裕家庭的未婚女兒們(“ Jungferncompany ”,少女團體)授課,這在經濟上幫助了她的家庭並提高了社會地位。還讓她可以進入由富人和社會菁英所維護的最好的花園,在那裡她可以繼續收集和記錄昆蟲。1675 年,梅里安被約阿希姆·馮·桑德拉特(Joachim von Sandrart)的德國學院錄取。除了畫花卉,她還製作銅版畫。在桑德拉特的學校上學後,並出版了她的第一本有關花卉的圖畫書籍。1678 年,她生下了第二個女兒多蘿西婭·瑪麗亞(Dorothea Maria)。

Maria_Sibylla_Merian_Der_Raupen_wunderbare_Verwandelung_und_sonderbare_Blumennahrung_Band_1.jpg

圖片:《蘇利南昆蟲之變態》(Metamorphosis insectorum Surinamensium)原版封面(圖片引自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女性靜物畫家,例如與梅里安同時代的瑪格麗莎·德赫爾( Margaretha de Heer)也會在花卉插圖中加入了昆蟲,但卻沒有繁殖或研究它們。1679年,梅里安又出版了她的第一部關於昆蟲的著作,這是一本專注於昆蟲變態的兩卷插畫書的第一部。

      1678 年,他們全家搬到了美因河畔法蘭克福,但她的婚姻並不幸福。繼父在1681年去世後,她與母親同住。1683年,她前往戈托普,並被荷爾斯泰因的拉巴德社區所吸引。1685年,梅里安與她的母親、丈夫和孩子一起前往弗里斯蘭,她的同父異母兄弟卡斯帕梅里安則是在從1677年以來一直居住在那裡。從1685年起,梅里安、她的女兒和她的母親住在拉巴德社區,他們定居在弗里斯蘭三年,梅里安抽空運用時間學習自然史和拉丁語,這是當時寫科學書籍所使用的語言。在弗里斯蘭的荒野中,她觀察了青蛙的出生和發育,並收集牠們進行解剖。梅里安在這個社區一直待到1691年。期間梅里安也從事印刷與許多其他職業,包括農業和製粉等等。在那期間他的丈夫與當地人不是處得很來,甚至曾經遭到驅逐。1690年,梅里安的母親去世了。一年後,她和女兒們搬到了阿姆斯特丹。1692年,她的丈夫與她離婚。同年在阿姆斯特丹,她的女兒約翰娜嫁給了來自巴哈拉赫的蘇里南貿易成功商人雅各布·亨德里克·赫羅特(Jakob Hendrik Herlt) 。花卉畫家瑞秋魯伊西(Rachel Ruysch)成為梅里安的學生。此後,梅里安主要靠賣畫維生。她和她的女兒約翰娜將花卉插圖賣給了藝術收藏家艾格尼絲·布洛克。雖然梅里安離婚了,但是她寫的毛毛蟲書籍很受大家的歡迎,也因此她成為阿姆斯特丹植物學家、科學家和收藏家所結交的重要人物。 她的毛毛蟲書籍還受到英國科學界的關注。梅里安在閒暇之餘繼續在家飼養毛毛蟲,並冒險到阿姆斯特丹周邊的鄉村研究螞蟻。她的朋友中還包括當時阿姆斯特丹植物園的園長、阿姆斯特丹市長兼荷蘭東印度公司總裁尼古拉斯·維特森(Nicolas Witsen)、醫學教授弗雷德里克斯·魯伊施(Fredericus Ruysch)、以及商人兼收藏家列維努斯·文森特(Levinus Vincent)等人。 到了1698年,梅里安住在 Kerkstraat 上一棟設備齊全的房子裡。就在這之後,瑪里安為了研究更多的昆蟲而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她出售了255幅自己的畫作,然後湊足了旅費,準備前往當時大部分區域都還未開發而又充滿危險的海外熱帶區域。

      1699 年,阿姆斯特丹市允許梅里安與她的小女兒多蘿西婭·瑪麗亞一起前往南美洲的蘇里南。7月10日,五十二歲的梅里安和她的女兒啟航了。該任務的目標是用五年時間研究並繪製新的昆蟲種類。她後來寫道:『在荷蘭,來自東印度和西印度群島的美麗動物令人震驚。我很幸運能夠看到阿姆斯特丹市長兼東印度群島協會會長尼古拉斯·維特森博士(Doctor Nicolaas Witsen)和阿姆斯特丹秘書喬納斯·維特森先生(Mr. Jonas Witsen )的昂貴收藏品。此外,我還看到了Fredericus Ruysch先生、醫學博士、解剖學和植物學教授Livinus Vincent先生以及許多其他人的收藏品。在這些收藏中,我發現了無數的其他昆蟲,但發現它們的起源和繁殖方式卻是未知的,這就引出了它們如何從毛蟲到成蟲轉變的問題。同時,這一切也讓我踏上了夢寐以求的蘇里南之旅。』

      梅里安於9月18日或9月19日抵達蘇里南,會見了州長保盧斯·范德維恩(Paulus van der Veen )。此後她工作了兩年,在整個殖民地旅行並為當地的動植物畫素描。她記錄了植物在當地原住民的名稱並描述了當地用途。與其他荷蘭博物學家不同,梅里安沒有受僱於商業企業或公司。她為蘇里南寫的書本序言沒有提及到旅行中的任何贊助人或贊助商。一些人認為她的旅程可能是由荷蘭西印度公司的董事所資助。梅里安在隨後發表的關於遠征的文章中批評了殖民商人的行為,指稱『當地人沒有調查這種事情的意願;他們確實嘲笑我在該國尋找除了糖以外的任何東西。』 梅里安還譴責了商人對待奴隸的方式。一個被奴役的人被迫協助梅里安進行研究,這個人的工作執行讓她得以和殖民地的美洲印第安人以及非洲奴隸進行互動,一些奴隸協助她研究蘇里南的動植物。梅里安還對農業感興趣,並感嘆殖民地商人抵制種植或出口除了糖以外的任何東西。她後來展示了在蘇里南可以找到的蔬菜和水果,包括鳳梨。梅里安不僅向原住民學習那些動植物的秘密,也把她新發現的昆蟲知識又傳授給了原住民,兩邊交互學習交流。 

Metamorphosis_of_a_Butterfly_Merrian_1705.jpg

圖片:梅里安所繪製的蝶類的蛻變(圖片引自維基共享資源)

      1701年6月,梅里安可能因為瘧疾,而迫使她返回荷蘭共和國。回到荷蘭後的梅里安開了一家店。她賣掉了她所收集的標本和她在蘇里南有關動植物生活的版畫。也就是在1705 年,梅里安發表了那本令她聲名鵲起的 《蘇利南的昆蟲變態》(Metamorphosis insectorum Surinamensium)。這本書總結了她所對於昆蟲變態發育的細心觀察與記錄,也讓她成為昆蟲學早期研究極重要的貢獻者之一。1715 年,梅里安即便中風造成部分癱瘓,但她仍繼續工作。直到1717 年1月13日在阿姆斯特丹去世為止。她的女兒 Dorothea則在她身後出版了“Erucarum Ortus Alimentum et Paradoxa Metamorphosis”,這是她母親的作品集。梅里安在晚年曾打算用英文出版《蘇利南的昆蟲變態》,這樣她就可以把它進獻給當時的英國女王。她曾若有所思地說:『一位女性給同樣身為女性的對象做這樣的禮物是合理的,然而計劃沒有完成。倒是後來她的一些畫作被當時微服到歐洲各地學習並正好在阿姆斯特丹考察的俄國少年皇帝彼得一世所驚嘆,後來彼得一世如獲至寶得到了一些她的 畫作後還收藏在聖彼得堡,並希望俄國也能有這樣的學術研究。

      作為一位320年前的博物學家兼生物插畫作家,瑪麗亞·西碧拉·梅里安是十七世紀少數實現女子財產自立同時又以女子身分航海遠行進行博物研究的能者,在那個大航海的時代,有些船隻甚至因為迷信而拒絕載送女人。那個時代的社會氛圍,女性在沒有男伴陪同的情況下很少出外遠行,更不用說是前往遙遠的未知南美洲地區,並且和異族原住民部落之間進行溝通以及進行昆蟲研究等等。 瑪麗亞·西碧拉·梅里安的獨身航海歷險也被某些衛道人士視為離經叛道、與魔鬼同行等等;但她證明她只是和昆蟲們同行,同時她所取得的巨大博物學成就對於後世科學和藝術的影響都是極為深遠的。1992年,德國發行的500馬克紙幣,正面就印有瑪麗亞·西碧拉·梅里安的頭像,背面則印刷她當年繪製的毛毛蟲和蒲公英圖譜。這位在鈔票上的博物學家,我覺得遠勝過許多被印製在鈔票上的政治人物,因為她勇敢追夢而又為科學奉獻的態度,其實也很值得每一位追夢者作為重要的鼓舞者。

330px-Garden_Tiger_Moth_Maria_Sibylla_Merian.jpg

圖片:瑪麗亞‧西碧啦‧梅里安所繪製的花園中的毛蟲與蛹(圖片引自維基共享資源)

參考引用資料:

1.瑪麗亞·西碧拉·梅里安(Maria Sibylla Merian)原著。杜子倩 翻譯。2020。《蘇利南昆蟲之變態》(Metamorphosis insectorum Surinamensium)。暖暖書屋出版。

2.Maria Sibylla Merian. (2022, April 2). In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trieved April 2, 2022,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ria_Sibylla_Merian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永續的蓋亞 的頭像
    永續的蓋亞

    小蟑螂的土土小窩

    永續的蓋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