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Engraving of two lemmings, one lying down and the other in sort of a "we come in peace to all mankind" pos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9th ed., 1882, Vol. 14, , p. 435.) (圖片引用自維基共享資源)
作者:嚴融怡
旅鼠是北極圈當中很厲害能夠跋山涉水的小動物,從一些影片當中我們可以一起感受一下這種小動物的活力。不過在我小時候一直到大學時期,有關旅鼠集體跳海一直是生態學常常在談論的議題,這個景象據說最早是在1868年(但其實還有更早十八世紀的版本),就曾有載客船隻行經北歐海域時意外目擊成千上萬的旅鼠,前仆後繼盲目地撲向大海跳下去。而且事後,海面上還有數以萬計的溺死旅鼠載浮載沉,讓人怵目驚心。這一現象之後每隔幾年就會發生一次,旅鼠會『集體自殺』的情形也就引起科學家的好奇了。
圖片:十九世紀描繪旅鼠大遷移景象的插圖(圖片引用自維基共享資源)
早期的科學家都是以類似馬爾薩斯人口論的族群過度膨脹所導致各類資源不足等壓力因素來解說這個案例,的確,當旅鼠的數量急劇上升到某一密度時,早期觀察者認為牠們會大量遷移並且異常性地挑釁天敵,有的目擊者甚至發現牠們連體色也會有所改變,然後就是不斷去吸引附近的猛禽、賊鷗、海鷗、北極狐等天敵的注意並且嗑掉牠們,這種(人類腦補的)自殺方式似乎有助於降低旅鼠族群內部因為資源不足的生存壓力。但是當天敵仍然不足以消除族群壓力時,這時就乾脆自己去跳海了。迪士尼在1958年拍攝的紀錄片《白色荒野》(White Wilderness),就拍攝了旅鼠成群結隊遷徙與最終跳海的壯闊場面,由於影片非常膾炙人口,我在2002年左右都還有看到這部影片在台中坊間販售的VCD,這也讓旅鼠跳海的事情更加廣泛為大眾所熟知,甚至中學自然科考試都還會出一題旅鼠為何跳海之類的考題。
但是牠們真的是有意識去自殺嗎?雖然曾經有一段時間,不管書籍或是電影都這樣陳述、這樣演,甚至一些學校老師也在教學生旅鼠自殺這件事情。其實這樣的都市傳說還真的得歸功於迪士尼當年這部《白色荒野》紀錄片的推波助瀾,所以以至於社會大眾,甚至較早期的科學工作者也都深受到這一流傳已久的神話所影響:每隔幾年,成群的旅鼠都會集體從懸崖跳海自殺。而且還是因為族群數量變得無法持續運用資源時,由生物本能驅使牠們自殺。但是現今的科學家已經知道旅鼠並不會自殺。只是這個特殊的神話確實是基於一些實際的旅鼠行為。因為旅鼠每三到四年就會有一次族群數量的激增(這一現象的成因目前也還有科學家持續在研究當中)。當一個區域的旅鼠數量過度集中時,大批旅鼠就會出發尋找新家。由於旅鼠會游泳,因此即便遭遇水域的阻礙,例如河川或湖泊甚至海水,也還是會嘗試穿越這些水域。不可避免地,一些個體會因為錯判環境而淹死。但這幾乎不是自殺。事實上,過去還有研究認為漂流的海冰也有可能被旅鼠遷徙時加以利用。也有的假說認為牠們在大遷徙過程中很可能因為族群密度太大而導致原有的導航機制發生問題,因此發生死亡的意外。由於大遷徙過程中,旅鼠必須盡其所能地快速找到新的棲息地以減少族群壓力,所以面對賊鷗、猛禽和北極狐等天敵的侵襲,牠們也還是必須要持續設法克服並且前進,這也依然不是自殺行徑,只是生物本能的衝動掩蓋了某些原有的避敵行為。
那麼,為什麼旅鼠集體自殺的神話會被如此廣泛地流傳呢?這可能源自於十九世紀以來這樣的傳說可以為人類行為提供一個不可抗拒的隱喻。當大量盲目跟隨人群的人—甚至可能一起走向災難—就被稱為『旅鼠』。這一類似的隱喻在十九世紀就已經有了,而到了1956年所羅門·阿希(Solomon Eliot Asch)完成了著名的阿希從眾實驗(Asch conformity experiments)這一經典的關於從眾現象的心理學研究實驗並證明人類會在社會壓力下導引出明顯錯誤的答案或決定之後。社會大眾也更加警覺到了、或是說害怕『從眾效應』或『樂隊花車效果』(Bandwagon effect)或『羊群效應』(Herd mentality)這類人們受到多數人一致思想或行動所影響,因而盲從於大眾的思想或行為,甚至導致災難的可怕問題,尤其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包括戰間期至二戰時期乃至於二戰後的冷戰時期許多源自於大眾盲從的狂熱政治風暴,或是某些商業鉅子很會運用這類效應來大量商品流行等,旅鼠自殺傳說也就很合適被用來形容現代人對個人行為如何被政治運動或消費文化等大眾現象所淹沒和摧毀的焦慮,於是從眾效應又多了一個名稱─旅鼠效應(Arctic Hamster Effect 或 Lemmings Effect)。不過,這類恐懼也不是這一近代時期才有的,早在中世紀1212年的兒童十字軍事件(事件過程到底是兒童還是少年被拐騙或者其實是貧困年輕人所發起的運動等史學界仍有爭議)以及後來所延伸出的德國哈梅爾的吹笛人(Pied Piper of Hamelin)傳說當中一大群老鼠以及兒童盲從吹笛人的指示而走向毀滅之路,這種害怕從眾行為的隱喻或許很早就已經有了。
圖片:現存於哈梅爾鎮市場附近花衣魔笛手彩繪創作於1592年,是這傳說最早的插圖版本(圖片引用自維基共享資源)。
當然十九世紀末期以來,一項傳說之所以能夠歷久彌新,並且深深對社會甚至科學界都有莫大影響的推動力,還是要歸功於多媒體作品,1958年迪士尼自然電影《白色荒野》(White Wilderness)真的非常成功,電影製作人戲劇性的鏡頭詮釋出一場旅鼠的死亡跳水的史詩級故事,在攝影機轉動的同時數十隻旅鼠一起掉入懸崖。然後又配合了旁白精妙的解說,也就讓這個傳說更加深入人心並且將這個動物行為的描述成為某種定論。甚至讓好幾代人們都相信,這些小型囓齒動物確實擁有一種奇異的本能自我毀滅。這或許也是另外一種從眾的案例吧。由於旅鼠作為小型北極囓齒動物,是北極生態系統中許多動物的重要獵物。而牠們經常在豐度上表現出較大的周期性波動,也因此勢必牽動其棲息地其他的生物。旅鼠的遷移和族群變動至今仍是科學家所關注的,但是關於旅鼠自殺這件事,就讓它歸入到都市傳說吧。
參考引用資料:
1.旅鼠效應. (2023, February 2). In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trieved June 19, 2023, from https://zh.wikipedia.org/zh-tw/旅鼠效應
2.Do Lemmings Really Commit Mass Suicide? -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story/do-lemmings-really-commit-mass-suicide
3.Ehrich, D. et al.(2001). Blackwell Science, Ltd Spatial structure of lemming populations (Dicrostonyx groenlandicus) fluctuating in density. Molecular Ecology 10, 481–495. https://www.zoology.ubc.ca/~krebs/papers/177.pdf
4.Lemming. (2023, June 13). In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trieved June 19, 2023, from https://zh.wikipedia.org/zh-tw/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mming
5.Vaillant, M. L. et al. (2018).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Norwegian lemming Lemmus lemmus in relation to the phase of the cycle. Polar Biology 41, 1391–1403.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