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載引用自心靈園地http://www.psychpark.org/psy/cancer.asp

 

林瑞德醫師

 

一、 病患的心理調適:

 

1.生活態度會影響治療效果:

根據研究資料顯示,治療效果較好的人,基本上都有著較為積極的生活態度,因此他們通常會積極接受治療;治療效果不佳的人,通常生活態度容易偏向消極、絕望,接受治療的態度通常也較為消極、被動。

 

2.要有強烈活下去的目標:

 有時癌症病人的目標,對旁人來說,可能微不足道,可是對增強病患的生存意志力,卻是非常有意義的。當他們有機會樹立自己的生活目標,就能給自己一個的方向,一個活下去的理由。之後,就可能因此培養出更多活下去的理由,重新面對生命的挑戰。

 

3.信心會釋放出無比的力量:

堅定不拔的信心,會釋出無比的力量。當病人堅信他的病不可能治好時,常常會出現對治療的抗拒、不合作,醫師也往往真得無能為力;當病人堅信他不會死,也往往因此採取許多有利的治療態度與方式,並因而逃過了劫數。這就是所謂的「自我預言實現」的道理。

 

4.克服心理障礙:

 

癌症病患最常出現的心理障礙,就屬「自己不如以往」及「自己不再有用」。這兩種態度會讓病患認為自己喪失讓別人所愛的條件,並因此自暴自棄、失去努力的意願,變得易怒、孤單。因此需要家人不斷地保證與支持,讓病患知道在親人心中,依然是很重要的,以改善情緒。另外,只要身體狀況許可,開始做一些家事,甚至恢復工作,都能提升自信及克服「不再有用」的心理障礙。

 

5.要控制癌,先控制情緒:

 

很多研究指出,一個情緒不穩的人,長期處於焦慮、恐怖、憂鬱當中,會降低身體免疫系統的功能,進而降低抵抗力,使人容易生病,也會讓癌細胞更加容易繁殖,迅速地滋長蔓延。另外,長期情緒不安,也是助長癌細胞產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6.病患互相勉勵,自助更能助人:

 

 參與癌症病患的自助團體,可以適當地吐露情緒,獲得情緒支持與鼓勵,也可以藉由別人的經驗來幫助自己站起來,甚至可以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別人,對維持情緒的穩定,培養積極樂觀的態度,都會有很大的幫忙。

 

二、 家屬的心理調適:

 

1.花些時間在自己身上,還有其他的家人:

照顧癌症病患的壓力是不小的,因此除了盡力照顧病患之外,對自己的身心健康也要注意,因為如果過度投入,造成自己的身心傷害,也會影響進一步照顧病患和其他家人的能力。因此,也不能完全冷落其他家人的感受,畢竟照顧癌症病患,有時後可能是要長期抗戰的。

 

2.吃得好、規律運動、充足睡眠:

這樣才能培養和病患一起長期抗戰所須的體力與腦力,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並給予病人正確生活態度的好榜樣。

 

3.找到支持,並接受實際幫助:

任何人都無法長期獨自對抗艱難的環境與挑戰,癌症照顧者也一樣。因此在你心力交瘁之前,要找到更多的支持與幫助,千萬別咬牙苦撐,應該放下身段與堅持,向其他家人、朋友、或相關的機構求助。

 

三、 慎防憂鬱症:

 

    無論癌症病患或照顧家屬,都有可能罹患憂鬱症而不自知,而且憂鬱症會削弱病人挑戰疾病的鬥志、減損家屬照顧病患的能力和意願,因此清楚地確認憂鬱症,並接受適當而有效的專業治療是相當重要的。癌症病患同時罹患憂鬱症的比例約為10-20%,經過適當治療,有80%以上的病患可以復原。以下十二項症狀當中,如果出現三項或以上,持續一個星期以上,就應該盡快尋求精神科醫師進一步診斷和治療,以確保不會讓憂鬱症影響癌症的病情與治療。

 

1. 失眠或嗜睡?

 

2. 沒有食慾或體重減輕?

 

3. 體力變差?

 

4. 缺乏自信心?

 

5. 做事效率降低?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永續的蓋亞 的頭像
    永續的蓋亞

    小蟑螂的土土小窩

    永續的蓋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