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北投焚化爐及其鄰近的立農濕地、關渡濕地、社子島等區域都是台北鳥會賞鳥例行活動的重要經過路線。而在過去,這裡一直延伸到大度路、磺港溪下游、以及八仙里、洲美里,也曾有人作過鳥類的調查。中正高中由於直接就地近這個區域,在很久以前也曾有過學生參與協助鳥會的鳥類調查工作。而中正高中在很久以前,曾經是台北市各中學生物研究社當中的大社,有著自己的溫室,以及極強的鳥類、其他恆變溫動物以及植物的辨識能力。但是後來,溫室年久失修,到最後竟然被拆掉了。而鳥類方面也有好幾年沒有較為投入的幹部了,這是比較可惜的。因為整個北投沿基隆河下游地區其實一直都在劇烈地變遷著,而中正高中的位置正好座落在外雙溪、南磺溪以及基隆河交界的區域,也十分接近焚化爐附近的農田和濕地區域,所以如果有同學願意重新投入環境的長期觀察記錄,這其實是很不錯的。
- Nov 12 Thu 2015 02:03
[個人寫作]歡迎參加新年數鳥嘉年華(中學社團篇II)
- Nov 09 Mon 2015 22:10
[個人寫作]歡迎參加新年數鳥嘉年華(中學社團篇)
臺灣新年數鳥嘉年華是在每年1月1日前後,新的一年起始期間,在全臺本島與離島各地舉辦的鳥類觀察計數,這個活動的概念是沿引自北美聖誕節鳥類調查活動。在過去,臺灣曾在1973到1984年之間舉辦過一次。而在2013年經由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台北市野鳥學會、高雄市野鳥學會與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共同發起,再一次恢復了這項活動。由於新年元旦前後幾天不僅是新一年的初始,也剛好位在臺灣每年九月到隔年五月冬候鳥遷徙渡冬時期的中間,因此運用這段時間進行鳥類普查,可以適時反映臺灣冬季鳥類的整體變動情形。
- Oct 30 Fri 2015 17:04
[個人寫作]關於高中生參與外來入侵兩爬的捕捉行動
最近斑腿樹蛙正在肆虐與擴散,另外去年還曾有還有不肖人士把國外種寵物蜥蜴綠水龍蓄意棄養丟到野外,而過去還有藉由貨物意外夾帶而引入的多線南蜥與沙氏變色蜥。斑腿樹蛙的引入其實也是肇因於進口園藝植物栽培不慎,使得斑腿樹蛙卵泡黏著於植物和容器上,隨著園藝植栽到處擴散至各處。由於斑腿樹蛙和臺灣原生種布氏樹蛙無論在體型大小、身體顏色與型態都很相似,不易區分。但其繁殖力卻極強,具有很強的侵略性。因此這成為最近最棘手的兩棲外來入侵物種。而在近年來,臺灣有『北斑腿南錦蛙』的生態危機,斑腿樹蛙在臺灣北部的擴散較顯著,而南部的亞洲錦蛙(花狹口蛙)則在高雄等地較顯著擴散,後者還會發出擾人的噪音叫聲,據說可高達70分貝。
- Oct 28 Wed 2015 09:24
[個人寫作]從白頭翁與茄苳樹看茄苳樹的前世今生
還有什麼比果果更好吃的呢?四分溪的一大早,有幾隻白頭翁不斷在結實纍纍的茄苳樹上大快朵頤。看牠們跳來跳去,每一隻都樂在其中。這就是一棵茄苳樹所能給予鳥類的快樂了。茄苳的功用非常多,所以不是只有白頭翁這類的食果鳥喜歡茄苳樹,自古以來人們也都很喜歡茄苳樹,包括它們的木材耐濕性強,可以作為家具、建材的用料。在古早時期『茄苳入石榴』這種技法在台南府城相當聞名,那是一種針對小家具、小木作、神桌等日用品十分常用的工法,也就是以深色的
- Oct 23 Fri 2015 17:29
[個人寫作]關於不經意看到野生鳥類的感動
很多時候,野生動物在你不經意時剛巧經過你的身邊或是被你看到牠們在作有趣的動作時,那種感動往往是興奮莫名的。我還記得在我高中的時候,我有一個中山女高生研社的學姊,曾經和我講述到她有一次和她的好朋友,其實也是另一個我認識的學長,在一個河堤談心時,結果忽然眼前有兩隻橙色的鳥在打架,然後還打到他們面前的一株松樹灌木上,後來定神一看才知道是戴勝。他們索性直接在那裡觀察甚久。距離還算頗近。戴勝在金門比較多,其實在過境期要出現在台灣本島是相當困難的,每次都會引起一堆鳥人的激動莫名。但是卻被兩個魯蛇高中生看到,還一次看到兩隻。當然後來那兩隻戴勝也注意到近處有人正在觀察牠們,所以趕緊飛離。不過後來學長姐又走到河堤邊,居然還看到一隻正在休息的夜鷹正窩在河灘地上。是沒錯啦,夜鷹真的喜歡在河灘地附近活動。尤其營巢期,正常版的夜鷹也是在河灘地上築巢(夜鷹陸續進入都市那是近幾年的事情)。但是有沒有這麼好運?!後來我賞鳥賞了十多年,雖然奇遇記的情形也不少。但也還不曾有過類似的經驗。他們當初的奇遇經驗讓我印象深刻,即便多年後,我甚至遺忘了學長姐的名字。也忘記他們所說的切確地點。但是這卻給我腦海中頗有趣的諸多情景。如果是我自己本身遇到的話,那應該更驚訝吧!
- Oct 18 Sun 2015 19:27
[個人寫作]珍惜臺灣的淺山生態系
能和好朋友在淺山生態環境當中一起探索與行動的確是人生一大快事。我還記得在學生時期,第一次在福山看到石虎的感動。那是一個天色漸暗的傍晚,我剛剛採集完土壤的樣本,準備和其他人下山。一隻豹貓就這樣跳到計程車附近,然後花紋很特別,尤其是額頭上的兩道白色縱紋,耳背的顏色以及身上的斑塊,身體的體積也比平常我們看到的虎斑貓要大。那只是驚鴻一瞥,當我想要拿手電筒慢慢靠近,想要拍下牠的倩影時,那隻石虎很快速地鑽入草叢當中。此後已有十年,我還沒有在野外再看過石虎。
- Oct 13 Tue 2015 17:46
[個人寫作]十四校高中生物研究社聯合賞鳥活動
傳說當中在幾年前好像真的有這場活動,但不是正式的生研社活動,而只是一群高中生呼朋引伴剛好湊足了十四校生研社的人,然後據說好像到了關渡自然公園或挖仔尾,然後續攤還到了宜蘭蘭陽溪口等。十四校生研大致上包括建中、北一、中山、師大附中、成功、松山、政大附中、景美、大同、中正、西松、成淵、中崙與延平等高中生物研究社。總之人數上好像不少,高中生魯蛇大軍這樣。這張圖只是這個傳聞的情景示意圖,而且配備上也參考了國外瘋鳥的高中生。基本上在國內,除了鳥會的解說活動,較少學校社團真的會在野外觀鳥時帶個一兩台單筒望遠鏡。甚至現在的高中生也越來越少人平常會自備一台雙筒攜帶型望遠鏡。
- Sep 28 Mon 2015 01:50
[個人創作]斯基泰的土地丈量者們
- Sep 21 Mon 2015 11:35
[個人寫作]曬太陽兼吃早餐的大卷尾
一大早,一隻關渡自然公園的大卷尾正在利用和煦的陽光來曬羽毛,結果好巧不巧剛好有隻蚱蜢一類的昆蟲從牠嘴邊跳過,就這樣變成牠的早餐了。對大卷尾來說這樣的早晨應該過得還滿爽的吧。正在愉快的日光浴再搭配免費的早餐這樣。不過被吃的昆蟲可就倒楣了。但這也是沒辦法的生態鏈的一環。有的人可能會注意到大卷尾滿嘴毛,其實五色鳥的這種嘴毛更加明顯,這是某些食蟲性鳥類非常顯著的特點,這種特化的羽毛構造叫作剛毛(bristle),像是五色鳥、夜鷹、大卷尾等等,通常生長在喙基周邊,具有感覺和保護等功能。而且在補食時可具備增幅的功能,對飛過的小蟲有點像在嘴喙週邊加了網子的感覺。少部分的貓頭鷹(如鵂鶹)腳爪上有散生的剛毛。在前人文獻中還曾提過生長在阿拉斯加的鬃腿杓鷸(又譯為塔希提杓鷸,Bristle-thighed curlew, Numenius tahitiensis)的剛毛是長在膝部的。
- Sep 09 Wed 2015 20:55
[個人寫作]從南港舊莊出發看昔日的錫口十三庄